服务热线
0571-89371111
史前
大涤洞,大涤玄盖之天,内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领主,考孝灾详。《茅君传》
远古
赤松子、黄大仙住大涤洞,化龙施云布雨。《历代神仙体道通鉴》
前17世纪——11世纪
商 彭祖活到800岁,在大涤山煮野鸡汤给天帝喝。
祖坟葬在大涤山
宣统《临安县志》
前210年
秦始皇乙卯年
秦始皇搬天柱山填平东海,被神仙阻止。
徙山越氏至浙西,部分留青山定居。
邓牧《洞霄宫图志》
50年
东汉光武帝二十五年
张道陵二十五岁前在天柱山、大涤洞讲经。
《历代真仙体道通鉴》
108年
汉武帝元封三年建宫坛于大涤洞前
邓牧《洞霄图志》
322年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左慈学道,精思于天柱山中。
《后汉书方术传》
346年
东晋穆帝永和二年
徐迈来大涤山炼丹(当时叫余杭西山)藏丹于无骨箬下。
宣统《临安县志》
380年
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
葛洪在此采药炼丹,改进造纸。
干宝《搜神记》
683年
唐弘道元年
潘师正奉敕在此建天柱观。
钱镠《天柱观记》
705年
唐中宗神龙元年
中宗赐天柱观观庄一所
钱镠《天柱观记》
720年
唐玄宗开元七年
朱法满将天柱观改为北向,叶法善在天门外建讲堂。
钱镠《天柱观记》
730年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
孟浩然在洞霄宫写诗。
宣统《临安县志》
735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司马承祯在此修道讲经。
钱镠《天柱观记》
778年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吴筠在此修道讲经,著《天柱山天柱观记》
《全唐书 吴筠传》
890年
唐昭宗乾宁元年
暨齐物在大涤山建精思院。
《道教大辞典》
895年
唐昭宗乾宁二年
罗隐陪同钱镠来大涤山勘察地形,并请天台山闾丘方远扩建宫观,将宫观复改为甲向
钱镠《天柱观记》
900年
唐昭宗光化三年
钱镠著《天柱观记》,建元同桥。
钱镠《天柱观记》
902年
唐昭宗天复二年
闾丘方远扩展天柱观、摘抄《太平经》,部分手稿现被英国皇家博物院图书馆收藏。
钱镠《天柱观记》
904年
唐昭宗天佑元年
孙思邈在此采药炼丹,乌龟偷吃,将乌龟镇在天柱山腰。
《中华风俗志》
1012年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宋真宗将天柱观赐名为洞霄宫,赐田十五顷。
邓牧《洞霄图志》
1026年
宋仁宗天圣四年
诏道院祥定天下名山洞府,凡二十处,洞霄宫大涤洞为第五。
邓牧《洞霄图志》
1073年
宋神宗熙宁五年
苏东坡携友人来游洞霄宫。建宜霜亭、翠微亭。
《余杭县志-卷十六》
1113年
宋徽宗政和三年
宋徽宗赐度牒三百道。建通明馆,建徽宗本命殿。
邓牧《洞霄图志》
1120年
宋徽宗宜和二年
方腊之变,仅存本命殿。
邓牧《洞霄图志》
1129年
宋高宗建炎三年
宋高宗赵构驻跸洞霄宫
1155年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
赵构心怀洞霄宫佑安圣地,调用军队扩建洞霄宫,建昊天殿,改为内祠行宫,立祭祀议政惯律。
《续-中国道教思想史》
1166年
宋孝宗乾道二年
赵构驻跸洞霄宫,书《嘉应庙》匾,建翠蛟亭,赐田一百亩。
邓牧《洞霄图志》
1195年
宋光宗绍兴五年
朱熹提举洞霄宫讲学;建改演教堂。
《宋史》
1204年
宋宁宗嘉泰三年
陆游著《洞霄宫碑》何澹建张帝词、法堂,王思明立碑。
《宋史传》《题名》
1248年
宋理宗淳祐七年
宋理宗御书“洞天福地”四个大字以赐,赐书《度人经》一部,山门、殿堂、楼阁的匾额都是皇帝所书。
1269年
宋度宗咸淳五年
重建通真门。
邓牧《洞霄图志》
1275年
宋恭帝德元年
部分毁于山火。
邓牧《洞霄图志》
1282年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
重建璇玑殿、佑圣殿、龙王仙宫祠。
邓牧《洞霄图志》
1286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
徐允和道士在上坞建紫青庵,再修三清殿。
邓牧《洞霄图志》
1292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叶林著《白鹿山房记》,陆继修在天柱岭西建学院庵。
邓牧《洞霄图志》
1295年
元成宗元贞元年
璇玑殿、佑圣殿、张帝祠、龙王仙宫祠、元清宫、冲天观、冲真观、云阳观、元同观、明皇宫、凝真、若虚、通明、益清四个道院全部恢复。
邓牧《洞霄图志》
1302年
元成宗大德五年
重建昊天殿。
邓牧《洞霄图志》
1366年
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
朱元璋过洞霄宫,火烧宫观。
《中国皇帝全书》
1368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
明太祖 重建洞霄宫
许圣元《洞霄宫》
1390年
洪武二十二年
门庑庐室、庖厨坛遗、丹台坩殿,琼楼璇室次第完工。
邓牧《洞霄图志》
1573年
明神宗万历元年
戴日强著《洞霄志》
《余杭县志》
1600年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
建三贤祠
重修《浙江通志》
1627年
明思宗崇祯元年
复建张帝祠、李忠定祠、朱文公祠。
《余杭县志》
1694年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
朱彝尊在洞霄宫题壁,著《杭州洞霄宫提举题名记》;
骆仲麟、陆文焕著《大涤山胜记》《清山湖志》。
1746年
清高宗乾隆十九年
陈梦说著《两游洞霄宫记》《青山湖志》。
1751年
清高宗乾隆十六年
乾隆圣驾洞霄宫
闻人儒《洞霄宫志》
1784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
乾隆第六次南巡洞霄宫,修塔,修宫观和三贤祠。
闻人儒《洞霄宫志》
1799年
清仁宗嘉庆三年
朱文藻编出《洞霄宫志续》五卷、《洞霄诗集续》五卷。
民国《杭州府志》
1800年
清仁宗嘉庆四年
阮元题书“群真之庭”作匾额。
《明清时期的杭州》
1802年
清仁宗嘉庆六年
秦瀛著《洞霄宫三贤祠记》。
《余杭县志》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