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大明——洞霄宫

2024-09-28 健康浙江 0


 

  龚大明(1168-1241年),字若晦,因宁宗赐号,故又呼冲妙先生。杭州仁和人。自幼聪慧,七岁读书,过成诵。家祖居与洞霄胡志行的家族相邻,胡志行回到杭州省亲时,见到龚大明,奇之,便将其带到洞霄宫,并引归度弟子。到了弱冠之年,龚大明在山中遇到了一位异人,便跟其修炼,前后共有三十余年。后来朝廷让他担任洞霄宫的主龚大明极力推辞,还是没有得到应允,只好勉强担起此职,前后共有四十年之久。

    龚大明常常独自在野外宴坐,除了修道以外,也常常吟咏诗词以自适,著有《南轩稿》一书,其诗文风格平淡,清逸可观。《全宋词》中收录有他的词:

山居

    山居好。山居好。鹤唳猿啼饯昏晓。碧窗子炷炉香,趺坐蒲团诵黄老。

    山居好。山居好。门对青山水环绕。一榻烟霞梦寐清,我以不贪为至宝。

    山居好。山居好。竹杖芒鞋恣幽讨。坐分苔石树阴凉,闲数落花听啼鸟。

    山居好。山居好。月锄云种瑶草。冷冷碧涧响寒泉,蔌蔌落花风自扫。

    洞霄诗集》中录有其多首诗:

赠道友怡云潘先生

九转功夫真妙绝,丹炉进火徐徐热。

离龙坎虎自归降,姹女婴儿自欢悦。

天机密运造元微,精采神光回然别。

枝头结果有时红,骖鸾跨鹤神仙列。

赠道友雪崖朱先生

清高绝,雪崖翁。向上玄机顿观通。

金鼎有丹成九转,凝然宴坐白云中。

  西江月 书怀

    我本无为野客,飘飘浪迹人间。一时被命住名山。未免随机应变。

    识破尘劳扰扰,何如乐取清闲。流霞细酌咏诗篇。且与白云为伴。

   天柱山、大涤山常常有达官贵人、雅士墨客光临,在山中留下了许多文章诗词,以及书画墨迹,时间长了,这些东西慢慢多已散佚。龚大明便搜集整理,并刻有《洞天真境录》。

    宋宁宗皇帝听闻其名,将其召至皇宫之中,问他:“卿居大涤洞天,和这里的皇宫相比,哪里更好?”

    龚大明对答道:“陛下居住在天上的洞天,为臣不过是住在人间的洞天,怎么可以相比呢。然而人身自有洞天,神明居之,贵贱是一个义理而存于世间的。如果义理存于心中,不为外邪客气所据,就能道同仙圣,足以无愧于洞天之居了。

    皇上听了他的这一段话,十分赞赏,遂赐紫衣,赐号“冲妙大师”,还送了许多的金币。

    龚大明回到大涤天柱山中,遂用这些钱建造了一座法堂。宗皇帝知道了,又赐书“演教堂”一牌匾。

    到了理宗朝,当时国事扰攘,理宗皇帝派遣内臣刘世亨等到洞霄宫,欲铸一钟以卜休咎。共赍黄金五十两,白金五百五十两,然后与精铜合铸在一起,金钟一鼓而就,其声悠扬清越。理宗又诏降内帑,设普天醮谢恩,修葺宫宇,改作钟楼,于是洞霄宫焕然一新。

    宋嘉熙元年(1237年)七月,吏部侍郎吴泳来访,曾题诗《游大涤题住山龚冲妙艮泓轩》:

旧与清泉白石盟,身闲方作洞霄行。

青山延客元无锁,碧涧流花似有情。

古洞欲随仙隐去,高冈终待凤来鸣。

道人唤我松间饮,坐拂寒云月未生。

    龚大明遂作和鹤林吴泳题艮轩》:

知与坡仙有宿盟,来贤岩畔旧经行。

节同老柏岁寒操,心契焦桐太古声。

云出九峰龙起蛰,风清五夜鹤传鸣。

须公一柱擎天力,妙斡洪钧大发生。

    洞霄诗集》中均有录。

    此年秋天,龚大明对其徒弟说:“吾住此山,事已毕。”遂掩关不问世事,累月宴坐,修习道业。

    宋嘉熙二年(1238年)仲春,龚大明扶杖出山,访亲戚故旧,与之告别。归洞霄宫,过了一晚,第二日则羽化登仙。虽是已逝,容貌如生,享寿七十一岁。

  元邓牧《洞霄图志》中有《龚冲妙先生》传,其中有赞:

    天柱名山,骚士必至,古诗存者,千不一二,先生采刻板行世,自兹题咏,罔有失坠,惜哉生晚,不及唐季,勿问厥余,斯已事。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