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部门联合部署健康环境促进行动,2030年居民环境健康素养将达25%以上!

2025-08-11 健康浙江 0

                    16部门联合部署健康环境促进行动,2030年居民环境健康素养将达25%以上!

从家庭节能降耗到社区健康驿站,从水质改善到科技创新,中国为全民健康筑牢环境根基。

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

方案明确了到2030年的两大核心目标: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持续改善,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及以上。这是我国首次将环境健康素养水平纳入量化指标体系。

01 三大行动策略

方案坚持**健康优先、关口前移**的基本原则,将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出发点,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实施**绿色发展、综合治理**策略,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

深化**全民动员、社会共治**,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引导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

02 三个层面16项举措

在**个人和家庭层面**,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做好个人碳足迹管理,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每3年组织1次全国居民生态环境健康素养监测。

方案要求养成“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减少电子屏幕依赖。

在**社区和场所层面**,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推进社区绿地、步道建设,设立健康小屋、健康驿站,配备健康监测和急救设备。

特别关注脆弱群体安全,对独居老人开展经常性敲门入户、宣传提醒和安全巡查。

在**机构和组织层面**,加强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新能源利用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加快培育**环境健康新质生产力**。

构建全方位环境健康风险应对体系,建立数智赋能的监测和风险评估综合平台。

03 乡村环境与风险防控

着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厕所改造、垃圾污水处理、噪声污染治理等工作。

强化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方案特别关注**环境健康风险防控**,要求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预警发布和健康提示制度。

提升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环境健康素养**将成为国民健康新指标,每三年开展一次全国监测;**健康小屋和健康驿站**将在社区普及,配备健康监测和急救设备;**科技创新平台**将聚焦污染物全链条治理,培育环境健康新质生产力。

方案构建起个人、社会、组织协同推进的治理全景图,**将健康深深镌刻在绿水青山间**。

国家疾控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加强宣传解读和组织实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确保行动落地见效。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