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71-89371111
采女问道八百里——大涤山
彭祖养生有方,据说他一生共娶了四十九位妻子,生了五十四个儿子。他的妻子、儿子都过世了,而他自己却依然十分年轻。
据记载,大彭氏国在殷商时是其诸侯国,后来被商武丁所灭。彭祖及其后裔南迁和西迁。这时,彭祖已经是七百多岁了,但看上去还只有五六十岁的样子,并且身手矫健,力大如牛,世上的人都视为珍奇。据葛洪《神仙传》所记,这件事传来传去,传到商纣王的耳朵里。商纣王得知彭祖是个异人,身怀养生异术,十分器重他,封他为大夫。但彭祖却对此毫无兴趣,经常称病,在家闲居,不参与处理政务。
商纣王很想获得彭祖的长生之道,多次亲自登门讨教。一方面由于大彭国被商所灭,尽管彭祖自己仍被商王封官进爵,但内心难免也有失国之恨;另一方面彭祖也认为,商纣王既贪图权势和荣华富贵,又想养生长寿,二者不可得兼,便言语支吾,没有把真正的秘诀告诉他。商纣王也不敢为难他,仍然赠送彭祖大量的宫中珍玩,车马和财物。
对于这些东西,彭祖也不加拒绝,一概接受下来。不过,他自己却一件不留,都用来周济贫困的黎民。因此,国人对彭祖的赞誉有加,后人也把彭祖列为商贤大夫。
为了躲避朝政琐事,彭祖后来就离开中原,来到南方,在临安的八百里隐居,商纣王也听之任之,但是想得到彭祖养生之道的愿望始终没有放弃。
有一位叫做采女的人,出生于菜农之家,小时候学过一些养生的知识,知道如何涵养性情,活到二百七十岁,看上去却只像五、六十岁的样子。商王把采女请进宫中,替她建造了华丽的住宅,其中还有精雕细琢的紫色楼阁,聘她为上宾女卿,主要就是担任商纣王的养生顾问。采女把自己的一套养生之道教给了商纣王,商纣王还不满足。于是就要采女向彭祖去讨教长寿之道,转手再传授于他。关于这件事,临安还流传着一个采女洗炭寻彭祖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采女受商纣王之托,便乘坐装有帷盖的华丽的马车来到八百里,向村里人打听彭祖。但村里人一个个都笑而不答。怎么办呢?采女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天彭祖从天柱山采药回来,路过村口,看见采女正在水边洗炭。此时一湾溪水已经变黑,一条竹筏也成了乌排了。
彭祖十分惊奇,这炭怎么可以洗?看采女十分认真的样子,彭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彭祖活到八百岁,还没见到过有人洗过炭。”
采女一听:“你就是彭祖,我总算找到你了。”
采女就把来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彭祖。彭祖见她一片诚意,又是同道中人,也就把养生的一套秘诀传授给了她。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就把溪边这桥叫作“洗炭桥”,把那条溪弄叫作“乌排弄”。
采女见到彭祖以后,再三行礼,然后说明来意,虔诚地请教延年益寿的办法。
彭祖出于礼貌,本想三言两语把客人打发走了事,便对采女说:“要升天成仙,应当服用金丹。这是第一境界。但这件事学问很深,不是君王能够做到的。其次,应该善养精神,服用药草,以求长生不老。但是光靠服药还不够,还必须懂得男女交接之道,调和阴阳。我是一个遗腹子,三岁时,母亲也死了,又遭遇到犬戎之乱,流离西域一百多年,加之幼年身体失调,身体的基础并不好。这一生当中死了四十九个妻子和五十四个儿子,生活中多次经历忧患,体中之气已受损伤,肌肤不再润泽,头发焦枯,恐怕已经活不久了。我所闻之道非常浅薄,不足以称道和张扬。大宛山有一位青精先生,据说活了一千岁,面色如儿童,日行五百里,能一年不吃饭,也能一天吃九餐,这样的养生大家,你可以去请教他。”
采女问:“请问青精先生是什么仙人?”
彭祖说:“他是一位得道者,并非仙人。仙人是可以纵身入云,没有翅膀而飞升;可以驾龙乘云上达开界,可以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潜游江海、翱翔名山。可以吞吸元气,服食灵芝仙草;可以化作人形,出入世间而凡人却识不得,或者隐去真身而使凡人都看不见。仙人往往面生异骨,体有奇毛;性情深沉,不与俗人交往。仙人虽然已经有长生不老之寿,但远离社会,远离荣华欢乐,好像是雀变化为蛤,雉化为蜃,失去其本性和真率,而去寻求神异之气。我这个人不聪明,不愿这样做。我认为养生之道,可以吃好的,穿好的,可以建家,可以为官,求的是骨节坚强,容颜滋润,虽老而不衰,延年益寿,长在人世,不怕寒暑风湿,不怕鬼妖邪气,不怕蛇虫毒物,不为嗔喜毁誉所累,这样的养生之道才是最值得称道的。一个人,虽然他不知道养生的一套方术秘诀,但如果能够调养得宜,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如果他懂得一点养生之道,就可以活到二百四十岁;再懂得多一点,就可以增加到四百八十岁;如果能够通达养生之道,就可以长生不死,但并不是神仙。养寿之道,就是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而已。冬温夏凉,保持四时之和,使身体感到舒适。不受美色淑资,幽闲娱乐的诱惑,就可以通神;车服威仪,对物质生活知足无求,就可以静心一志;自然界的乐音和色彩,可以愉悦视听,引导身心修养。以上这些,都是养寿的重要因素,如果在这几方面不能慎重行事,就会适得其反。古代的圣人,因为担心普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放纵自己,不能收敛,因此不提倡这些。所以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说法。五音使人耳娱,五味使人口爽,如果能节宣有度,不会影响养生,反而有益健康。凡这类事情,就好像水与火对人有益,但用之过当,也会有害。如果不知道自己经脉损伤,血气不足,内里空疏,髓脑不实,身体已经得病,就会被外物感染,随着风寒、酒色等发作。如果本身充实,又怎么会得病呢?伤人有多种,忧喜悲哀要伤人,喜乐过分、忿怒不解要伤人,苦苦追求要伤人,男女阴阳不顺要伤人,伤人的因素很多,单单戒于男女交接这是不对的。男女之间相辅相成尤如天地相生,可以神气导养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没有终期,但人有失交接之道,就会受到伤害。如果能够避免那些伤身之事,又掌握了阴阳互辅的办法,就是长生不死之道。天地昼分夜合,一年三百六十交,精气和合,因此能滋生万物而无穷尽。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长生不死。其次,还要会服气,掌握了这一条,邪气就不会入侵,这也是养生之道中最重要的。其余还有吐纳导引之术以及体中万神舍影守形之事等共有一千七百余条,还有四时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不犯过错,还有卧起早晏之法,这些都不是真道,可以教初学者以正其身,受精养体,服气炼形,这样就可以万神自守其真。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容颜枯悴,体中万神消逝,悲思不解。所以人之养生,不能舍本逐末,听到至理名言而不相信,见到简约之书却嫌其肤浅,而不愿意仔细阅读掌握。人往往苦于事多少能,如果离开尘世独自去山穴居住修道,总是很难成功,也不符合志士仁人之意愿;如果能够了解在房中运气,去其浮躁,静心修养,注意调节饮食,就能得道。我的先师著书,有篇章解释韬形隐遁等,特别开明。有四极九室等经共有一万三千首,可以指导欲入门庭者养生。”
采女掌握了彭祖所说的要领,回来向商王传授。商王按照这些办法去做,果然很有灵验。但商纣王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自己既已得到彭祖的养生之术,就想独享长寿不死之福。他向国人颁布命令:发现有谁传播彭祖养生之道,就得治以死罪。商王还想害死彭祖,使世上再也无人能学会此道,但被彭祖得知,事先就避开了。
那位商纣王呢?他只不过是一个叶公好龙的角色,哪里能够做到真正修习彭祖养生之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尽管如此,还是活了三百岁,《史记·殷纪》中说他“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看上去像五十岁的人一样。后来,他“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作恶多端,还是死于非命。
《春秋左氏传》:“夏后太康,娱于耽乐,不循民事,诸侯僭差。于是昆仑氏乃为盟主,诛不从命,以尊王室。及殷之衰也,大彭氏、豕韦氏复续其绪,所谓王道废而霸业兴者也。”商纣王死后,彭祖家族曾代执其政。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