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71-89371111
徐灵府(生卒已无考),号默希子,浙江天目山人,为唐代著名道士。喜读书,善著述,无意于名利。对儒学和佛学也多有涉猎。结庐修炼于西天目山的层石间。曾留下“有性自性非求得” 之句,应是从佛教禅宗经典中情悟之化之。
唐长庆元年(821年),徐灵府又至天台云盖峰虎头岩石室中,师事田虚应,并定室于此,十余年间,日以修炼自乐。唐崔尚《桐柏观碑》中有记载。
唐武帝时朝廷频诏,徐灵府婉谢不出。唐会昌初年(841年),又诏浙东观察使召之,徐灵府献诗《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自陈其志,终未赴,诗云:
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那烦紫宸命,远下白云峰。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
后绝粒久之,凝寂而羽化登仙,享世寿82岁。一生中所著极丰,有《元鉴》五卷,《通元真经注》十二卷,均收入《正统道藏》。又撰著《天台山图记》《三洞要略》《寒山子集叙》等。有传与天目山徐仙姑为兄妹。门下弟子众多,其中著名道士左元泽也师出其门,由徐灵府授其秘要。左元泽是永嘉(属浙江温州)人,性耿介,不随俗。传温州青障观,里人常以血食祀土地,元泽至,以杖挞神背,翌日有大狸死于庭,里人遂相告勿血祀。著名道士闾丘方远是其弟子。
事迹可见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六等。明代广宾纂辑,清代际界增订《西天目祖山志·卷三修真》中有其传记:
徐灵府,号默希子,天目山人。通儒学,尝结庐层石,俯睇松竹,外环池岛,名以方瀛,修炼其间,由天目趋天台,憩云盖山虎岩石室中,修真二十余年。有性自性非求得之句,作言志诗,云: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来颁紫宸命,遣下白云封,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见唐诗。传因会昌中,频诏不起,后绝粒久之,凝寂而化,年八十二。所著《元鉴》五卷,诠《通元真经》及撰《天台山图记》《三洞要略》《寒山子集叙》。门人入道者有左元泽。
清慈寿松华编纂的《东天目山志·卷之七寓贤》中有相同记载。
《全唐诗》中收录其诗三首。除前《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外,另有《自咏二首》:
(一)
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等空虚。
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人只是渠。
(二)
学道全真在此生,何须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复生知那处生。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