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仙姑——天柱山

2024-06-20 健康浙江 0

在明代《西天目山志》《东西天目合志》,清代《西天目祖山志》《东天目山志》中都记载有徐仙姑这个人物,还有清代《於潜县志》、清宣统《临安县志》也记载有徐仙姑的故事。在这些古籍上,都说徐仙姑是本地人,一说是天目山大、小徐五真人之妹,大约生活在魏晋时代。一说是徐灵府之妹,大约生活在唐代。康熙十四年《临安县志·卷之九杂记》中有其传:“徐仙姑,徐五真人之妹,隐天目山北。有石庵与深坑相邻,形若道家轮藏,中有石柱,四面环空,姑于此成道,冲云而去。”清宣统《临安县志》中也有相同记载。历代西天目山志中均有“四仙台右有仙女峰”的记载。

传说徐仙姑她常常独自一个人在江湖上行走,其行如飞,往来于江南诸名山间。遇到有寺观时,便在那里寄居一段时间。除了钻研道家学说以外,也与僧尼结缘,注意吸取佛教文化的精华。到后来,她的容颜逐渐变得年轻,虽然已经有数百岁了,但看上去如同二十四五岁的人,体态轻盈,容貌姣好。她的修行功夫也为神明所敬重,鬼神也不敢对她有丝毫侵犯。后来,她便回到了天目山,见山中有一石洞,形若道家轮藏,四面环空,中间还有一石柱,便依石洞的天然形势筑一石庵,平日就在石庵中修行度日。

在此期间,天目山的村庄里出现了一班恶少,常常四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偷盗抢掠,奸淫妇女。有一次,一帮人上得山来,路过石庵,忽然见到石庵中住着一个美貌的女子,且独自一人,并无夫君相伴。于是他们就心生歹意,拔出佩在腰上的尖刀,以刀刃抵住徐仙姑的咽喉,口中不干不净地吐着淫邪之语:“顺着爷们,伺候好了,便放你一条生路。”逼迫徐仙姑就范。

徐仙姑则笑道:“我一个女子,而能离家闯荡江湖,云水不避蛟龙虎兕,岂会惧怕你们这帮鼠辈?

说着徐仙姑就撤去庵中蜡烛,解开身上的外衣,安静地卧在石庵中的木床上。这帮贼人并未听懂仙姑话中之意,以为仙姑只是胡乱说些壮胆的话,已是从了。月光从石庵的窗户透了进来,见徐仙姑娇体横卧在床,大喜过望,为首的欲上前轻薄。谁知徐仙姑伸出手指隔空轻轻一点,忽然间,众贼人的穴道一个个都被封住了,僵立在原地,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如千万只虫蚁在咬啮全身,痛苦万分。

到了第二天,徐仙姑起床,慢慢整理完行装,眼睛也不瞧众贼人一眼,徐徐走出石庵,出山而去。这帮贼人仍不得动弹,眼睁睁地等到日中时分,身上被点之穴方才自动解开,一个个抱着头,心惊胆战地匆匆离开石庵,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上得山来,生怕再遇上徐仙姑,给他们吃足苦头。

    传说徐仙姑在天目天柱山得道,在仙人顶乘一青龙,冲云而去。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