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齐物——洞霄宫

2024-07-19 健康浙江 0


暨齐物,五代时杭州人,字子虚,少年时学经史子学,喜清静无为,尤其好《道德》《南华》诸经。弱冠后即拜玉清观法师朱君绪为师,并在其处受法箓,神符秘方救物等研习不怠。因玉清观地廹喧嚣,不可久处,朱君绪便与暨齐物入洞霄宫天柱山,数年间,朱君绪道成,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五月二十九日早晨起来,便让暨齐物等准备热水澡浴具冠褐,焚香端坐。暨齐物等知师即将羽化,守在师父旁边,送师仙逝。后来,他又拜叶法善为师,传叶法善有弟子百余人,只有暨齐物和尹愔两人为入室弟子。

暨齐物在大涤天柱山数十年,住在精思院中,虔诚学道。所行之事有一件颇具开创性,即创建了一座书楼,开间为三间,积书有数千巻(本传赞词中称为万卷),名其为“垂象楼”,这在当时是十分了不起的。隋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印书和藏书事业兴旺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民间藏书家因此增多,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些人开始营建藏书楼,据记载,数北方契丹王子耶律倍所建的“望海堂”,南方吴越暨齐物所建的“垂象楼”最为典范,名震一时。

宋邓牧撰《洞霄图志·卷四古迹门》有“书楼”一目,中道:“一名垂象楼,暨天师所居。天师少好经史,著述不辍,其中卷帙委积左右,常昼采日魂,夜饮月魄,盖紫文之上道也……”

安史之乱中,许多道藏书籍都遭到了损毁遗失,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暨齐物、申甫、杜光庭、梁文矩等在海内大力收集贮藏,使得十之四三的六朝道书得以保留下来,给后来编纂《道藏》提供了基础,为道教典藏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大涤天柱山中,暨齐物除了修学外,每日伏案,以著述为事。又常常升坛讲法,听学者都十分惊叹悦服。本传中记:“每讲贯学,听者叹服。”

吴越国王钱镠让他度几个弟子,平时还可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暨齐物回答道:“我已经惯于乐静,不想招什么弟子了。”

钱镠说道:“你身边必有鬼神侍卫,凡徒又有什么用呢?”

暨齐物所居之室也有特别之处,东西两壁各置一窍,以采炼日月光华,修学道法所用。“东西壁各置一窍,仅可容面,是采炼之户。”

暨齐物常常对人说道:“我将复往罗浮石楼矣。”

有一日清晨,宫观道士起来,却发现暨齐物突然不见了,多方问询,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白元鉴有《书楼》诗赞道:

业成人已去,陈迹伺依然。灶有残丹火,窗遗溢宝篇。

怀贤惊异世,抚事感流年。早述华南理,还应返化仙。

宋邓牧撰《洞霄图志·卷五人物门》中有其传,并有赞。赞曰:

精思古院,强学不息。书楼插天,万卷委积。

罢书何为。饮月漱日。面腴玉华,腹果金液。

神游八表,不假羽翼。罗浮石楼,一往无迹。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