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71-89371111
叶林,字儒藻,一字去文,号本山,亦称高行先生。钱塘人。工诗文,深得古人笔意。
叶林早年入道,先游天目山,又至九锁山。见此地颇合心意,便在冲天观的溪山间筑一小室,在此居二十年。
冲天观,位于洞霄宫九锁山门外。最初在宋咸淳年间,由住山道士龚文焕所建,后由住山道士沈多福,在此疏凿泉石,栽植松梅等,营造得有几分诗情画意,颇有徜徉登眺之趣,为众多入道文人所喜爱。邓牧《洞霄图志》中收有《冲天观记》一文。
叶林每日只吃一顿,食时则不拒醉饱。有时则是数旬不食正餐,唯啖瓜果。虽然如此,但其颜色自若,也不见消瘦。
叶林心性有些孤僻,不与人苟合,平日里布衣飘然。遇有积雪,常常独自登山,入深谷四顾。明月下常常独步于林影间,直至深夜而不归。四方有慕其道者,都是名公达官,排闼请见,而叶林则对客不拘礼节,箕踞自若,客也不以为失礼。
在叶林所遇之人中,有一人是例外的,这就是《洞霄图志》的编者邓牧。有资料记载两人之间有深交,颇为相得,每至月夜,常常相聚一起剧谈。如叶林未来,则邓牧会起身前去相访。在《於潜县志·卷之六人物志》中还记载叶林曾陪同邓牧前去天目山游览。“元叶林,号本山,善诗文,性不苟合,独与邓牧遨游天目间。”
《洞霄图志》完成后,叶林曾作《跋》,载于《洞霄图志》卷六:
天地气钟,江山灵炳,述纪所由者,烂然星陈,迷轩辕驾,期汗漫游何人躬接,兹赏大涤洞天,自汉来世名牋箓,道显元元栖真牝谷之士,执青节,驻鹤装,德不泯绝,历岁既久,不能缕缉。住山介石,终日干干,定为洞霄志委心云,孙孟集虚攀迷途,顾中峰渐磨成集宿心遂矣便便夸毗之子悠悠白头名利,盛衰之感,咄咄谁曷由纂懿流光于斯为盛肯堂肯播弗弃基矣,后之人不越卬敉不亦宜乎。
大德乙已冬至前三日,大涤隐人钱塘本山叶林儒藻父谨跋。
僧人复文曾经特地为叶林修筑一室,让他来了可以居住。修好后,写了一封书信,让叶林回复动身的具体日期。第二天,正是大德丙午正月朔日,叶林竟然身体好好的,写了一首偈,放在案头,随即泊然而化,仙逝去了。邓牧《洞霄图志·卷一宫观门·冲天观》中记载:“钱塘叶去文隠于是二十年,大徳丙午(1306年)正月成道仙去。”
叶林颇有诗名,在洞霄宫留下了诸多诗篇。
《赋洞霄宫隐居十年后》
琼馆高居势复完,烟重翠叠几峰峦。
山从舞凤由来远,洞隔投龙欲去难。
处处有泉那用汲,岩岩维石宛如磐。
品题今古知多少,闲把唐僧五字看。
《登石室二首》
(一)
远游贞白二仙家,今日追寻路不赊。
七十二丛秋色里,有人曾约去看花。
(二)
石径春深叠古苔,洞天无钥为谁开。
白云本是无心物,风趁松花作雨来。
《石室洞》
低垂石室洞,杖屦易跻攀。有路穿云窟,无门对月关。
谁骑仙鹿去,我笑国蜗跧。若使今犹昨,清宵闻佩环。
《呈住山介石》
造物有青眼,名山无赧容。声名动猿鹤,道法伏菟龙。
望气从关尹,瞻云自华封。悬知仙隐地,可以不迎逢。
《至道宫》
犹存巨镬记熙丰,翠蔼春深古路通。
千百舂锄一株树,野田飞下雪花风。
《绝句》
金粟花前风细细,宝阶地上月辉辉。
梦回不属红尘境,凉露满衣人醉归。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