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天目架仙桥

2025-05-22 健康浙江 0

东、西天目山顶,一个叫大仙峰,一个叫仙人顶。传说古时候有四个神仙,一个叫宝华,一个叫含清,一个叫归一,一个叫洞元,伊拉想在两座山的山顶上架一座天桥。

造介大的桥,有交关难。桥墩要高,桥板要长。四个仙人分工,洞元去取石头垫桥脚;归一到老龙潭里去取镇山石做桥墩;宝华和含清负责取大桥板。

先来讲洞元要取垫桥脚的石头,就到天目山的一条条的山沟里去赶乱石。洞元念动咒语,将石头统统变成了肉猪,白的变白猪,黑的变黑猪,花的变花猪,拿着一根赶山鞭,呵嘻呵嘻就往东天目大仙顶上赶。一边还喊着:

“赶猪喽,赶猪喽!”

叫声引得交关人来看热闹。洞元刚刚将猪赶到山腰口,碰到有个摘茶叶的老娘姆,仔细打量了这群猪,就说了一句:

“这是啥个猪呀?分明是石头么!

被她一点破,一群大大小小的猪重新变回了石头,牢在了山腰不走了。后人在那儿就造了个凉亭,就叫“牢石亭”。

再说归一到老龙潭里去抬镇山石。

老龙潭里的镇山石长数丈,重达千钧,石头精光溜滑,结满了青泥苔,这样宝物有个特点,必须要十个亲兄弟,才能抬得起来。归一打听来打听去,寻到一份人家,只有九兄弟,就叫来一个表兄弟,凑成十个数。十兄弟来到老龙潭,套好绳索,齐心协力,把镇山石抬了起来。老大喊声起脚,大家抬了石头往前走。表兄弟有点跟不上,老大脱口叫了一声:

“老表,快一点!

一句说话泄露天机,十兄弟有人是假的,镇山石马上就翻转一边从绳索里滑脱出来,“骨碌骨碌”滚到了深潭里,沉了下去,再也没法捞了。

归一眼看着希望破灭,只得没精打采地回到西山顶峰来了。

宝华和含清,负责取桥板,将山上的藤条变在一条大锯,抬来几块青石岩,“叽咕叽咕”也在西天目山仙人顶上锯板。锯呀锯呀,锯出很多厚薄均匀的石板。

洞元、归一两个人都垂头丧气、闷声不响回来了,结果都已经写在面孔上,宝华、含清不用问也已经晓得了。两个人便也歇下锯子,长叹一声:“天意难违,天意难违!

四个神仙,在顶上的龙池清泉中洗洗手,携手离开了仙人顶峰。今峰顶有四仙台。《西天目山志》载:“四仙台,又名石城,在仙人顶西。石高5丈余,横约50丈,形态奇伟,平整光泽,环若城堡,传说神仙诵经吟唱之处,左有仙童峰,右有玉女峰,双侍有婉娈之态。

峰顶留下了锯好的石片,这就是“仙人锯板”。还有一些还没锯的石头,一块最高的,后人还刻了“天下奇观”四个字,上世纪五十年代造气象站,炸掉了大半截,剩下了“可观”一个半字。《西天目山志》载:“仙人锯板,亦称“仙解石”。有2处,一在绝顶南,一在绝顶北。为青色巨石,长短不一,平净如砥。有全锯者,有锯未尽者,锯痕界道均明,如按绳墨。明代伍余福描述:“石如锯板,片片重重,断而复续。直者如劲,仆者如锯;平者如铺,猗者如倚;高者如斗,俯者如鞠;合者如归鸾,离者如去雁;比者如兄弟,叙者如宾主。”传说宝华、洞元、含清、归一四仙为架通东西天目双峰天桥而锯。实为火山、冰川遗迹。”



© 2025  健康浙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283号Powered by 米粒建站